“救”在身边——骨折的处理
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了中断、破坏。
造成骨折的原因有直接暴力、间接暴力、积累性劳损等。
交通事故、跌倒、高空坠落伤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,占骨折总数的83%。我国2亿老年人中,平均每三秒钟就有一人发生骨折。
如何判断肢体发生了骨折?
大多数发生骨折的人都有外伤史,伤肢会出现疼痛、肿胀、畸形、功能障碍等症状。
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。
开放性骨折的伤肢皮肤有破损,肉眼可见骨头的断端,且断端暴露出皮肤表面;闭合性骨折的伤肢皮肤表面完好无损,但能看到肿胀和畸形。
骨折现场的处理原则:制动
不动就是最好的制动。处理过程中,还要做到“三个舒适”“三个不准”以及“三项检查”。
三个舒适
舒适一:在骨折的周围加上软垫,让患者感到舒适。不能在骨折处进行绑扎,这样患者会不舒服。
舒适二:所有的骨隆突处都要给患者加垫软垫,保持舒适。
舒适三:在骨折处与肢体间加垫软垫,保证舒适。
三个不准
一、开放性骨折不准冲洗;
二、开放性骨折不准上药;
三、所有的骨折不准在现场进行复位。
三个检查
对骨折处置前与处置后,都要检查肢端的运动功能、感觉功能、血液循环。
还有一个特殊部位的骨折需特别注意现场处理原则:车祸现场、高空坠落伤很容易造成脊柱的损伤,一旦怀疑脊柱损伤,现场处理要遵循三不动原则:
一、如果患者意识清醒,明确告诉他不能动;
二、告知患者的家属和围观的群众不动患者;
三、现场的急救员轻易不动患者。等待专业救援。
骨折处理操作流程:当发现有人骨折,处置前,先检查患者肢端的运动功能、感觉功能、血液循环,然后利用现场可利用的物品(毛巾、衣服、床单、被罩等),先将患者的伤肢做个保护,在利用鞋盒、报纸、杂志等物品做个夹板,夹板的长度要求跨过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。
若患者是前臂骨折,那么夹板的长度就要超过患者的腕关节和肘关节,在夹板和伤肢之间,要加垫毛巾等软垫,最后再用丝巾做个悬吊,悬吊时伤肢的手要微微高于肘,最后再一次检查患者肢端的运动功能、感觉功能以及血液循环。